聲測管鉆孔灌注樁鋼筋籠的制作方法
聲測管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通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并在其內放置鋼筋籠并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因其所選護壁形成的不同,有泥漿護壁方式法和全套管施工法兩種。其中,沖擊鉆孔,沖抓鉆孔和回轉鉆削成孔等均可采用泥漿護壁施工法。該施工法的過程是:平整場地→泥漿制備→埋設護筒→鋪設工作平臺→安裝鉆機并定位→鉆進成孔→清孔并檢查成孔質量→下放鋼筋籠→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護筒→檢查質量。其中,護筒除起到這個作用外,同時還有隔離地表水、保護孔口地面、固定樁孔位置和鉆頭導向作用等。全套管施工法的施工過程是:平場地、鋪設工作平臺、安裝鉆機、壓套管、鉆進成孔、安放鋼筋籠、放導管、澆注混凝土、拉拔套管、檢查成樁質量。
在以上工法中,需要注意避免發生鋼筋籠安裝與設計標高不符的現象,預防措施包括:鋼筋籠制作完成后,注意防止其扭曲變形,鋼筋籠入孔安裝時要保持垂直,砼保護層墊塊設置間距不宜過大,吊筋長度精確計算,并在安裝時反復核對檢查。另外,還要避免出現鋼筋籠的上浮,鋼筋籠上浮的預防措施包括:嚴格控制砼質量,坍落度控制在20±2cm,砼和易性要好。砼進入鋼筋籠后,砼上升不宜過快,導管在砼內埋深不宜過大,嚴格按照規范控制在2-6m之間,提升導管時,不宜過快,防止導管鉤鋼筋籠,將其帶上等。
技術實現要素:
聲測管的目的是提供鉆孔灌注樁鋼筋籠,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聲測管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包括縱主筋2、頂部漏斗型螺旋箍筋3、中部管狀螺旋箍筋5、加強縱筋6、下段管狀螺旋箍筋7、主縱筋8、聲測管9、底部錐臺型螺旋箍筋10、內斜主筋11和墊環13;豎立環狀均勻布置的縱主筋2內側以環形的墊環13焊接固定支撐構成頂部漏斗型鋼筋框架,在這個頂部漏斗型鋼筋框架外套裝焊接固定頂部漏斗型螺旋箍筋3,同時,在這個漏斗型鋼筋框架下側以縱主筋2逐一連接加強縱筋6,同樣的,在豎立環狀均勻布置的加強縱筋6內側焊接固定第二組環形的墊環13支撐構成上段管型鋼筋框架,在該上段管型鋼筋框架外套裝焊接固定中部管狀螺旋箍筋5,同樣的在該上段管型鋼筋框架下側,部分加強縱筋6下端連接主縱筋8,在豎立環狀均勻布置的主縱筋8內側焊接固定第三組環形的墊環13支撐構成下段管型鋼筋框架,在該下段管型鋼筋框架外套裝焊接固定下段管狀螺旋箍筋7,同樣的,在主縱筋8下端逐一連接內斜主筋11,在豎立環狀均勻布置的內斜主筋11內側焊接固定第四組環形的墊環13支撐構成底部錐臺型鋼筋框架,在該底部錐臺型鋼筋框架外套裝焊接底部錐臺型螺旋箍筋10,在這些墊環13的內側豎立固定聲測管9。
第一,在中部管狀螺旋箍筋5和下段管狀螺旋箍筋7外側豎立焊接固定定位鋼筋環4,在同一水平截面內,定位鋼筋環4不少于3個并且均勻環形布置。
第二,縱主筋2與加強縱筋6數量相同均為M,主縱筋8與內斜主筋11數量相同均為M/2。
第三,縱主筋2、主縱筋8與內斜主筋11高度相同均為h,加強縱筋6高度為H,H=2h。
第四,頂部漏斗型螺旋箍筋3的螺距與中部管狀螺旋箍筋5的螺距相同均為s,下段管狀螺旋箍筋7的螺距與底部錐臺型螺旋箍筋10的螺距相同均為S,S=2s。
第五,四根聲測管9均勻對稱布置。
聲測管的優點和效果:創新設置鋼筋籠結構,合理布置鋼筋密度,均勻分散載荷,防止混凝土澆筑時出現澆灌不到位,振搗不密實的情況,減少施工噪聲和震動,能建造比預制樁的直徑更大,施工質量易于控制,在各種地基上均可使用,降低施工質量對樁基的承載力影響,快速成樁,節約工時,保護施工公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