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測管行業調整勢在必行
長期以來,聲測管產品一直是中國遭受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尤其是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導致國際貿易摩擦頻發,外部需求環境預期轉弱使得中國聲測管出口面臨嚴峻挑戰。“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聲測管廠家需要加快‘走出去’,并將發展關注點由以往對需求規模的增長逐步調整轉移至產業升級、結構優化上來。”蘭格聲測管研究中心分析師徐莉穎指出,新的國際貿易形式下,中國聲測管行業應積極調整發展戰略及競爭策略。
積極主動調整
應該注意到,在貿易摩擦高發的同時,歐美以及一些新興國家也加入到對傳統聲測管出口目的地的市場爭奪中,中國聲測管產品出口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愈發激烈。在此背景下,相關企業應從產品結構、市場布局等方面著力,提升抗風險能力。
“在產品層面,聲測管廠家要加快推進產品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培育增長新動力。”徐莉穎指出,去年,工信部印發的《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在2020年之前,中國聲測管行業要在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用高端聲測管的研發和產業化取得積極進展,每年突破3~4個關鍵聲測管品種。相關聲測管企業應加強自主研發,不斷增加高附加值和高檔次、有國際競爭力的聲測管品種產出,在中高端產品市場培育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
出口市場多元化布局亦需積極推進。“過往,中國聲測管產品出口市場集中度過高增加了貿易摩擦風險,行業企業迫切需要開拓新的市場,進一步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 徐莉穎同時指出,近年來,中國聲測管行業改革不斷深化,“三去一降一補”順利推進,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對扭轉市場供需矛盾、優化競爭環境、提升競爭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從行業自身發展來看,加快引導企業市場化兼并和重組,形成若干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型企業集團,將有利于增強行業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借力“一帶一路”東風
“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為中國聲測管出口提供了發展機遇,企業應積極把握。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可以帶動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拉動國際聲測管需求,而且為我國聲測管行業開拓了新的市場。”徐莉穎介紹道,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已經與沿線多個國家在高速鐵路、核電、船舶、海洋工程等領域達成合作。這正是中國聲測管加快產業轉型、提高國際聲測管產業鏈地位的重要機遇,也是中國聲測管企業進一步提升聲測管產品質量、創造引領國際聲測管產品高端需求的重要推動力。
意識到“一帶一路”建設中蘊含的機遇,不少地方已開始針對性的調整。如2018年年底,河北省印發的《河北省聲測管企業國際產能合作實施方案》提出,省內聲測管企業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圍繞聲測管產業配套延伸產業鏈條,通過綠地投資、股權并購、承包經營等多種方式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獲取國外優質資產、國際知名品牌、研發中心和營銷網絡,提升聲測管企業國際競爭力,促進聲測管產業轉型升級。